到手,还没看完啊。
不过大方案倒是可以说一说的,没别的,高振东心中早有成算,哪怕是没弄到这本书,他也是选择这个方案,因为这个方案的背景老大了。
上两常严选,就问牛不牛逼?
我们和旗佬同时选择的中部小弹翼+全动小尾翼的总体构型,至于细节可以放到一边儿再说。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构型能用到21世纪!
当然,能用这个构型,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得有好的固体推进剂,要不然强如旗佬,在70年代左右为了打100多公里,也不得不把ai54不死鸟做得粗粗壮壮的。
巧了么不是,这东西,咱们现在真的有。
至于什么r-77那个构型,其实在空空导弹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阻力忒大了,这个阻力既来自于它中部弹翼的较大的湿面积,也来自于那个看起来没多大但实际上面积挺大的格栅尾翼。
为什么21世纪的军迷会嘲笑旗佬在没有超远程空空导弹的情况下,拿标准导弹上机当超远程空空导弹的行为?就是因为那个结构,用来当舰空弹没问题,甚至还特么挺长寿,但是拿来做空空弹,其实并不合适,赶鸭子上架的味儿比较大。
“这么小的弹翼,是不是升力不够啊?”同志们看见高振东在黑板上画出这个构型的时候,表示有些担心。
高振东道:“其实吧,你们应该都知道,导弹的主要升力,来自弹体本身,把弹体设计好,升力就没问题。”
同志们原来是不是知道这不得而知,反正现在知道了。
“这个尾翼弹翼这么小,提供的控制力矩会不会不足?”问呗,趁着现在人在。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手法就多了,原理最简单、效果最好、实际上最难的,那就是把导弹弄成静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