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审什么审?(4k)
水锤泵这个东西,要想解决水源性的缺水,那是解决不了的。
但是对于黔山乃至其他山区丘陵来说,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这东西什么都不用,就靠水源自身往下冲的重力势能,就能把水给推上去,而且本身结构还很简单。
要不然高振东也不可能一张纸就能把事情给说清楚了。
要知道别说是60年代,原本就算是到了80年代,黔山全省的乡镇和农村供电依然是成问题的,全国范围内的山区要说谁比谁好多少,也不见得。
相比经济经济略好、农田更集中的地区,黔山这地儿就算是有单缸柴油机都不顶事儿,先不说弄不弄得到足够的柴油,就算是有油,相对分散的农田分布也决定了压根就照顾不过来。
于是山区的用水就这么尬住了:水在雨季的确是在哗啦啦的往下流,但是就在不远处的山上,也许就比水源高那么几十米的地方,却是只能靠人一点一点的往上挑水。
“有了这个,有些地方的庄稼就有救了,至少种个口粮还问题不大。我下去看过,不少石漠化地区,当地老百姓真的是哪怕是一个石窝窝里有一捧土,里面都要种颗玉米,但是缺水缺肥,这一点点希望往往都长势很差。缺肥的问题在缓解,缺水的问题再能解决一下,又能解决不少地方的实际问题了。”黔山的领导感慨道。
除了像是杂交水稻那种类型的成果,很少有什么技术是能一下子全部解决一片区域内的所有问题的,能解决一部分或者是缓解一部分,就已经是非常让人惊喜的成果。所以黔山的同志知道这东西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但凡能解决一部分问题,都是很好的。
脚踏实地,一点一点积少成多的解决,相信总会越来越好的。
“嗯,我刚才顺着这个东西的原理做了个大致的计算,不用太大的管子,就是我们平时用的6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