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这一手,就好像几十年后手机什么的开发布会,参会媒体大多能收到一台测评装一样。
这让同志们开心不已,他们很清楚,这一批芯片过后,想要再拿到ep-64系列的片子,那就得等1274厂的同志投产成功才行了。
让三分厂的实验线继续给你生产?想什么呢?多大脸呐。
不用想都知道,人三分厂的半导体试验室接下来肯定是要配合高总工,承担更重要的研究任务的,哪儿有那功夫给你生产。
可以说,这一批芯片,应该是在1274厂正式投产之前,唯一的一批了。
这特殊待遇,让参会的同志们喜笑颜开,来得值!仅仅是带回这批芯片,就能让他们在同志们面前脸上有光。别看这里还有部委总工,可是总工也是有手下的同志要照顾的,他们下面的同志也需要新元件开展工作,而且他们很清楚,这东西他们也没法叫三分厂给他们生产,哪怕是十七机部这边都不见得能轻易办到。
迅哥儿说得好:三轧厂的分厂,与别处的分厂是不同的。
高振东:也不至于,大漠那边要的话,要多少我生产多少,直到1274投产为止。
——
《激光》漂洋过海的速度并不太快,这毕竟是一份来自落后国家的期刊,就算在行业内地位再重要,也不见得有人对这种偏向理论的期刊感兴趣到要动用空运的地步,除了白熊和旗有这手笔,其他国家大抵是不成的。
而这两家里面,又只有白熊有这个条件,但是白熊对于激光在通信上的应用嘛,暂时只能说是如有。
所以现在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局面:拿得到的还没反应过来,能反应过来的还没拿到,毕竟旗佬和这边没有直接的渠道,得等港岛、约翰牛、高卢鸡这些渠道弯弯绕绕的弄过去。
正当最新一期的《激光》还在海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