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知识的份量(4k)
主要还是这个来源有点让人头皮发麻,至少海装局的同志知道,高振东在这之前,是根本没有参加和气垫船相关的工作的,而且气垫船这东西别看我们搞原理样机搞出来很早,但是这并不表明在这之前就有很多国外的成果可以参考。
因为在气垫船这件事情上,我们算得上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而赶晚集的原因,除了诸如材料、围裙形式、发动机等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刚才高振东说出来让同志们感到头皮发麻的东西——理论!
而这个理论,搞气垫船的张、王二人可能不清楚,但是海装局的同志倒是很明白的——这东西在高振东这里出现的时间,不说是按天算吧,最多也就是个按月算的事情。
这么短的时间里,他就搞出来从50年代末至今,同志们都没解决的问题——理论。
不管这套理论是否完善,至少能听得出来,是成套、成体系的,这就很不得了。
搞研究的同志都知道,哪怕是胡编,能编出一套逻辑自洽、成体系的理论来的,都是非常不简单的,甚至胡编的还要更难编一点,毕竟是无中生有。这方面流传最广的例子,就是几十年后魔戒迷津津乐道的事情,托尔金能活生生编一套语言出来。
而且高总工绝不可能胡编一套东西出来,人家要脸的。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找成名的人去完成某些方面的工作,就是因为除了能力和经验之外,成名的人有维护自己脸面的需要,多多少少有些顾忌。
搞气垫船的两位同志,反应可就直接多了,和此时国内很多专业领域的同志一样,天下苦理论久矣。
“真的?高总工,您的大作在哪里?”同志们都顾不上客气一下,反正高总工既然提出来这件事情,那就必定是要教给同志们学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