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这这——”
方才还焦躁无比的陈光荣老师嘴角开始疯狂上扬,情绪也直接从“焦躁”转为了“激动”,他哈哈笑著说著:
“这小子有点儿东西啊!原来这首《赤伶》里还有这样的故事呢?”
“啊——”
一旁的姚长裕也笑了。
他早就听沈铭恩歌里那些比如经典崑曲《桃扇》里的段落像是“伏笔”了,只是连他都没有想过,沈铭恩这个“伏笔”,竟然是一个这么“宏大”的故事!
说句实话,这会儿姚长裕都觉得,这小子可以去写小说了之前啊..·
在看到这个故事之前。
姚长裕也一度觉得,沈铭恩那些伏笔,不足以让他“绝地反击”,並让整件事情“反转”。
哪怕是歌曲背后的故事曝光出来也於事无补可现在事实的性质明显不一样了!
如果说,沈铭恩这首《赤伶》背后只是一个很单纯的爱国故事,还真的不一定能救他於水火;可很明显,沈铭恩这首《赤伶》背后的故事,是一个跟歌曲有联繫,跟他所遇到的困境有联繫,非常有呼应,非常绝,让观眾们回忆起那段屈辱歷史,唤起国人爱国意识,对这帮鬼子的愤恨的故事啊!
当沈铭恩用一首歌詮释了那样一个令人悲愤不已的故事的那一刻,姚长裕便知道,今天,沈铭恩的这个“危机”,算是解了!
而事情呢也的確如姚长裕所料。
网络上,不光是那则文案,还有其他一些文案,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詮释著这一个故事,很明显这些故事的背后是有人在推手的,导致其发酵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就蔓延到了沈铭恩现在所在的【丝路繁华】现场直播的直播间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