瑁说道:“瑁尝闻明公州里先贤许慎曾云‘玉有五德’,又闻君子如玉,明公夙德润海内,正是如玉一样的君子啊!这两块玉璧正宜明公,除明公外,亦无人能够再配得上!”
章、桓时期的汝南名士许慎在他所撰的《说文解字》中,说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也是因玉有这些特性,故自古以今,都以玉来比君子。
荀贞笑了起来,把盒子合上,交给随从出来的许褚拿住,笑与蔡瑁说道:“德珪,你可真会说话。这里不是谈话之所,你与我到堂中叙话。”又是一把拽住蔡瑁的手,引他入院,往会客的大堂而去。荀贞问他说道:“是不是还没吃饭?”
蔡瑁答道:“刚到许县,就急不可耐地来谒见明公了,饭还没有吃。”
荀贞吩咐许褚叫后厨送饭食来,想起一事,又问蔡瑁,说道:“德珪,你这是初到许县,怎么知道我在这里住的?”
“瑁本不知,来明公家前,瑁先去了尚书台,台中的一位值夜令史告诉瑁说,明公刚下值,回家了,瑁就请他把明公家宅在哪里告诉瑁,这位令史主动带瑁到了明公家外,遂得谒明公。”
“令史何在?”
“他把瑁带到里外,就还尚书台了,却是连感谢,瑁都没来得及感谢他一声。……,明公,瑁在尚书台时,见府门的影壁后边,竖了一块戒石,上写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敢问明公,这块戒石上的话,可是明公所书么?”
荀贞到许县后,令在车骑将军府、尚书台、司隶校尉府这三处官署中,都立下了这块戒石。
闻得蔡瑁此问,荀贞笑道:“也可以说是我写的。”
蔡瑁说道:“此四句振聋发聩,由中即可见明公勤政爱民之心,瑁钦佩不已。且待回了襄阳以后,瑁要上禀刘荆州,请刘荆州传檄,在荆州之诸郡、县的官寺,也都立上这么一块戒石,以提醒官吏不可欺民。”
最好的马屁就是长吏做什么,就跟着也做什么。不管蔡瑁到底是不是认为荀贞的这块戒石写的好、立得好,但他这么一番话说出来,就稍能让荀贞心情不错。
到了堂上,两人坐定。
又叙话未多时,从吏捧了两个食盘进来,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