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政务之中;二为太尉杨彪、董贵妃之父董成等对荀贞是越来越不满,对他越来越敌对。总而言之,还是业此前向明公所进禀的那些一样,荀贞於今在朝中,立足犹为稳,复精力皆在屯田与大朝会上,他又怎么可能会有余力寇犯南阳?是以长史所言,杞人忧天。敢问明公,却对长史的这些话,是何意也?”
袁术便把他准备接受杨弘的建议,分别叫郭汜、张勋两人进屯到南阳郡的北、南边界,以做防范的打算,与李业说了一遍。
李业微蹙眉头,说道:“明宫,以业愚见,既然荀贞现下入寇南阳是不可能的,那调郭汜进屯南阳郡北界,似亦就大可不必。”
袁术知道李业为何会反对把郭汜调到南阳郡的北部,抚摸胡须,笑与李业,说道:“卿是在因此担心,若把郭汜调到南阳郡北,会使你建议我西取关中此策,受到影响。”
李业确是这个心思,此时被袁术说破,也并不尴尬,他说道:“明公英明!业确是有此担心。”
却要想得到袁术真正的重用,成为袁术不可缺少的谋主,只靠吹捧拍马,明显不够,还得为袁术献上能够为袁术开拓地盘、发展势力的可用之良策才行。就如杨弘,向袁术献上了可以转图扬州的这个发展策略。李业於苦思冥想之后,针对当下袁术所面临的局势和因为荀贞勤王功成,把刘协、朝廷迎到许县而给海内大局造成的一些随之出现的变化,却还真是给他想出了一个“可以破局”,同时还能“帮助袁术进一步发展,以成大业”的谋策出来。
他的这个谋策,正好与杨弘所提出的向东进兵,“转图扬州”背道而驰。
便是他建议袁术,可以向西出兵,往关中发展。
在给袁术献出此议的时候,他与袁术说道:“明公,较以‘东图扬州’,业愚以为,却是‘西取关中’,更有利於明公!出南阳,经武关,即可入关中,荀贞在弘农郡北虽有驻兵,然鞭长莫及,只要我军兵行神速,其定难阻挠,道路畅通,此利之一也;随着圣上和朝廷迁到许县,以及李傕败亡、郭汜投附明公,长安现而今正是空虚之时,值此空乏,取长安易如唾掌,此利之二也;明公族望高於海内,关中无可与明公抗衡者,闻明公至,必皆来投,纵有胆敢不从者,郭汜悍勇,兼以熟悉关中、长安情形,以其为先锋,亦可败之,此利之三也。”
——因为李业构想此策的时候,是在袁术告诉了他杨弘提议“东图扬州”之后,故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