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一战,唐国再也没有了与大郑较量的底气,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倒退严重,想恢复过来,没有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
问题是,大郑又不会原地踏步,也在发展。别说十年了,两年后的大郑,都将完全具备灭唐的能力。
如果不是为了稳妥一些,争取做到一战定乾坤的话,东南行营现在就能挥师南下、饮马长江,邀请李嘉来汴梁线下奔现。活动也都安排好了,可以去孟玄故居隔壁的府院聊聊人生理想什么的,或者玩密室逃脱也行。
郑皇陛下新收到一批浑身长满黑点的黄毛猫,比寻常的猫儿大,还会后空翻呢~
李贤侄,真的不来看看吗?
种平在西川联合乌蒙部的首领罗岩山以及其他几位归顺大郑的洞主,还有大理国的段家,把那些不肯归顺的洞主打的哭爹喊娘。没有什么战术技巧,纯靠人数和装备的绝对优势无情碾压。
先前还心高气傲、夜郎自大的老洞主们这才发现如今的大郑并不是当初的孟蜀,黔驴技穷之下,或是高举双手说自己的姥爷其实也姓种、万望高抬贵手,或是将刀横在脖子上、小嘴一撅手一滑。
泪水打湿洋芋粑,再不敢说李家妈。
建隆五年的四月份是个美好的时节,西南的牂牁蛮被彻底统一,大郑重置矩州府,下辖三州十六县。中书门下传令,由乌蒙部首领罗岩山出任矩州知府,团练使和别驾也都是最先归顺大郑的那几位洞主轮流做庄。
大理国的段老国主思来想去,决定效仿云中、辽东地区,和大郑其他地方州府一样,每年十一月按时交税纳粮,愿为大郑西南篱藩,他要用一把老骨头拄着拐杖替皇帝陛下世镇边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