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孜省摇头道,“我只是跟他们表达了,同意让他们上贡,并能得到朝廷的赏赐罢了。甚至连是否能开边市,我都没对他们做过承诺。
“但我想,如果鞑靼人真的能获得开边市的机会,合理合法地取得物资,他们没道理还南犯不走吧?”
覃昌道:“这事你应该请示陛下。”
李孜省道:“这不想等着覃公公来了,一起上奏请示?这事呢,说法很有讲究……覃公公,您看是不是,我们打了一场胜仗,又已备战多时,正准备集合本地兵马将鞑靼人一举歼灭时,鞑靼人主动认输,派人前来求和,并表达了上贡的意愿呢?”
“这……”
覃昌不得不顺着李孜省的思路去考虑问题。
李孜省再道:“本来我们已经准备全歼外夷来犯之敌,但等鞑靼人表明他们不是来犯我国土的,而是来上贡途径此处,便觉得若如此将其歼灭,将有损天下共主的威仪,所以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来到偏头关,并设宴款待他们,然后送他们前去京师朝贡。你看这说法行得通吗?”
覃昌眼前一亮,夸奖道:“李尚书,您可真是玩弄人心的高手。”
“欸,别这么说。什么玩弄人心。”
李孜省略带不满道,“我们就事论事,难道我所说的不是实情吗?”
“是是是。”
覃昌先是附和,随即质疑,“不过,您觉得这种鬼话,朝中人会信吗?”
李孜省把脖子一梗,道:“怎的不信?我们先打了胜仗,教训了鞑靼人,莫非不是事实?我在积极备战,各路人马都到齐,不是事实?鞑靼人主动前来朝贡,便等于是低头服软,也错了?
“非得说是我们大明在这一战中折辱了威风,才更符合朝中那些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