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历史上,狄拉克推导出狄拉克方程后,他根据方程计算,预测应该存在“反物质”。
比如正常电子是带负电的,而反电子是带正电的。
正常质子是带正电的,而反质子是带负电的。
这些反物质粒子,就可以称为反粒子。
但无论是正粒子,还是反粒子,它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粒子。
只不过二者之间的性质正好相反而已。
好比苹果和反苹果,都可以吃,而且都能尝出味道,只不过味道不同罢了。
但是虚粒子不同,这里的“虚”表示在三维空间内不可接触。
形象点理解,虚苹果就好像存在于另一个维度。
我们知道它是存在的,但就是吃不到。
此外,虚粒子也有自己的反虚粒子。
所以,李奇维说的【虚粒子对】就是指一个正虚粒子和一个反虚粒子。
二者在出现后,很快又会相互湮灭消失,把能量还给真空。
此外,虚粒子是描述能够【承载力】的粒子。
物质的基本结构是费米子,但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却是靠玻色子完成。
所以,不是所有的实粒子都有对应的虚粒子。
比如电子,它有反电子,但是没有虚电子。
而光子,它没有反光子(或者说其反物质是自身),却有虚光子和反虚光子。
当然,以上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