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的。
在场的虽然都是德国的物理专业人士,但不代表每个人对量子力学的理解都和薛定谔、海森堡等人一样。
术业有专攻。
一位物理学家一辈子能深入研究一个细分领域,就已经很了不得。
至于像李奇维这般融会贯通整个物理学分支的,只能用怪物和恐怖来形容。
所以,众人不了解第二个问题也很正常。
这时,有不熟悉量子力学的人问道:
“布鲁斯教授,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把相对论效应考虑进来呢?”
台下的薛定谔闻言,露出一丝苦笑。
狭义相对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发表出来了。
他怎么可能没想到。
实际上,他早就写出了狭义相对论形式的波动方程。
但是,这个方程有一个致命缺点:它无法求出氢原子的能级公式。
这说明该方程肯定是错的。
因为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整个量子力学体系的创建就是从它开始的。
如果一个方程连氢原子都解释不了,那就不用考虑了。
所以,薛定谔当初灵感爆发,一口气写下的波动方程中,用的其实是经典力学中的能量-动量关系。
如此一来,就能完美地解释氢原子的光谱、能级等内容。
而如果想描述近光速运动的电子,他就必须使用狭义相对论下的能量-动量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