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还是人类第一次踏足阿尔法星,但在这之前,无人机就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多的信息——阿尔法星昼夜温差极大,如果不能及时把营地搭建起来的话,夜晚荒野上低至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对于人类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n
队员们身上穿着的防护服的确可以调节温度、隔绝辐射以及别的有毒有害物质,但问题就在于防护服是要耗电的,一旦电源耗尽,那防护服完全就是一个累赘——没有了动力外骨骼,想靠穿着者自己的力量带动这件上百公斤重的衣服,简直是天方夜谭。
\n
在没有出发之前,方舟上的专家定下的能量补充方案有三套——一套是靠太阳能发电,一套是靠地热发电,最后一套则是动能发电。但目前的情况,前两套方案基本没戏:整个阿尔法星都被厚厚的辐射云层所覆盖,能够透过云层抵达地面的阳光很稀薄,太阳能发电效率恐怕只有预想中的一到两成,根本无法满足先遣队的日常需求。
\n
至于地热发电,除非降落地点是在火山口或是某些地质活动频繁的地方,要不然想要利用地热,先遣队还得先在地面上打一口不知道要多深的地热井才行……而像火山口或是别的一些能够获得浅层地热的区域,本身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不是一个适合扎营的位置。
\n
最靠谱,但同时也最不稳定的,就只有第三套方案了:动能发电。
\n
动能发电有很多种,靠风力水力算是一种,靠人力也是一种,着陆地点附近没有河流,没有可利用的水力,人力能量转换比率太亏,也不做考虑,剩下的就只有风力发电了——好在空旷的荒野地带昼夜温差大,冷热空气流动频繁,风力发电的可行性还是很大的。
\n
“我们携带了六套动能发电机,但是折叠式风车因为体积太大,所以只有两套。”身为机械师的卤蛋对众人说道,“不过穿梭器的外壳可以做成简易的风车,激光切割机之类的设备我们也都有,加工难度不会太大,六架风车提供的电能,应该是足够营地的日常消耗了。”
\n
“但最大的问题是食物。”一个长着方方正正国字脸的男人说道,“十九年的时间,穿梭器上携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