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去塞外的大宁五卫。”
“一共八十二个京卫。”
“如果算上沈阳左右卫,则是八十四卫。”
这个数字,让朱由检皱眉,思考之后说道:
“永清左卫、永清右卫、彭城卫划给装备部,和工部一样编为三个匠卫。类别属于厂矿卫,主要以千户所、百户所为单位守卫厂矿。”
“这次卫所改制时,各卫军匠优先抽调到这六卫。卫所子弟优先去当工人,征兵按军民户对待。并且优先去当工兵,主要负责后勤和军械。”
“沈阳左右卫在收复沈阳后重新建,卫所军户分给各卫补充。”
“沈阳右卫的世官作为新设的大宁右卫世官主体,沈阳左卫的世官嘛,朕打算以他们为主体,再调遣一批沿海卫所将士,在大沽和塘沽组建天津前后卫。”
“天津前后卫和本就有的天津中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以及在天津后方的武清卫一起,合称天津六卫,为天津守备营提供兵力。”
“现在海运越来越重要,天津的防御也要考虑起来。大沽口一带要设卫所建炮台,负责当地防御。”
“天津六卫就划入京卫之中,让京卫组成八十八卫。”
这不仅是为了数字好听,更是为了加强京城防御。
在火器技术进步后,来自草原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小。海防的地位则会越来越高,未来天津防御的重要性,甚至有可能高过京城北面的长城一带。
朱由检必须提前准备,掌握这一带的兵力。
天津六卫、通州卫,还有安排在京津道路上的羽林三卫,都是在为此做准备。
群臣有些人认为皇帝是想让数字讨喜,有些人则想到了京津一带的羽林三卫。认为皇帝把天津六卫划入京卫,未尝没有防备属于太子的羽林三卫的意味。
再加上天津的卫所划入京卫也不会增加京城的兵力,他们在这件事情上明智地没有多言,都是选择默认。
京城八十八卫的数量,也是定了下来。相比以前七十多个卫所,增加了十几卫。
然而,因为天津六卫、东宁五卫等卫所都不在京城,甚至有羽林三卫、大宁五卫被调出京。实际在京城的卫所并未增加,还减少了一些。
这让留在京城的卫所在分配屯垦土地时,更加轻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