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
“有了这个身份,就能在各个自贸区居住。在遇到朝廷驻外机构和藩国官府时,也能获得各种便利。”
“这公士的身份,是海外行商的人必须。”
这是他在松江府居住时获知的消息。
不同于内地的公士捐纳不温不火,需要朱由检用被选举权、衣冠等方面的优待刺激。海外的人对公士这个民爵非常认可,把它看作大明最初级的爵位。
有了这个爵位,身份就和普通的平民不同。
而且在海外捐纳公士不会被人歧视,反而被视作财力的象征。
海外行商的船主,如果没有个公士身份,反而会被人看不起。
所以陈继儒建议徐霞客,要捐个公士身份。
捐纳公士需要一千两,这个钱徐霞客不是出不起。但他对捐纳这种事情很排斥,因为他父亲就拒绝“捐资为郎”。
而且更让他不喜的,是一些奴仆捐纳了公士,以皇帝家臣自居向旧主索回卖身契。
这让他把公士视作奴仆脱离奴籍的手段,不愿和他们同为公士,甚至还愤然道:
“捐纳公士,当真是一大害。”
“不知有多少奴仆,不再专心做事。”
“更有甚者中饱私囊,骗了主家的钱财捐纳公士。”
“你说这皇上也真是的,为何允许奴仆捐纳公士身份?”
这番抱怨的话一出,很多本地人附和起来。他们同样是捐纳公士政策的受害者,以前钳制那些发达奴仆的手段,现在突然就没有了。
那些奴仆仗着公士身份敢和他们打官司,地方官也不敢轻易为难他们。甚至因为公士是宫廷爵位、他们理论上是皇帝的家臣,在判决卖身契是否能赎回时,地方官多半会倾向他们——
总不能皇帝的臣子还是他人奴仆,这让皇帝的颜面何存?
“奴仆不甘其位,这是要坏了纲常啊!”
“石斋兄,你现在是苏州府推官,以后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同样倾向奴仆吧?”
一个苏州人的问题,让黄道周听得无语。
作为苏州府的推官,他现在负责苏州府的司法事务。各县杖刑以上案件,都需要他来审理。
有关奴仆的案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