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少了,若是限额增加到三百亩就好了。”
“苏州这边大多数人家,都没有三百亩土地。”
“限额定在三百亩,当能让大多数人遵循。”
昔年苏州大水,漕粮无从获得。是他规定“三百亩以上纳米,三百亩以下折银”,让苏州民众顺利渡过灾年。
所以他对苏州有多少三百亩以上的家族很清楚,认为完全能强迫这些人把田地交出来。
黄道周对此也有些认同,说道:
“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那是适合五口之家的情况。”
“如今人口多的家庭普遍有十几口、几十口,又不方便单独把某个子孙分出去。下官也以为三百亩耕读传家更合适。”
“不如寇公召集一次集议会,以苏州官员的名义,向朝廷提出建议。”
寇慎眼前一亮,说道:
“如此甚好!”
“咱们苏州府的官员共同署名,向朝廷提出建议。”
当日就召集苏州府集议会成员,举行一次会议。然后以全体苏州官员的名义,请求朝廷稍微放开限制,把租种官田的限额,增加到三百亩土地。
为了尽快传到朝廷,寇慎作为主官,拿着各人署名的奏疏拜访苏松监督太监。打算借助内廷的信鸽,把奏疏送到朝廷去。
不过他刚刚把奏疏交给苏松监督太监张彝宪,就听到有人匆忙来报一个消息,吓得他险些跌倒在地:
“张溥遇袭,什么时候的事情?”
“是什么人做的?张溥现在怎么样了?”
前来报信的小太监道:
“就是刚刚的事,听说是苏州打行的人做的,还砸了《明报》报社。”
“幸而张先生带了火铳,没有受到伤害。”
“就是报社被砸、人也受了惊吓,如今群情激愤。”
寇慎听到人没事,不由松了口气。却听到苏松监督太监张彝宪,阴恻恻地说道:
“苏州打行?当年打死缇骑的是不是有他们?”
“后来拿出五个人顶罪,张先生还为他们写了《五人墓碑记》。”
“怎么如今这些人竟然去打张先生?如此忘恩负义!”
寇慎听得额头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