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算上损耗,至少也能够三四百万人吃一年。这样五年后纵然发生大灾,朝廷也有足够的余力去应对。
为此,朱由检又嘱咐道:
“告诉首辅韩先生,由财经委牵头,集合户部三司和海关总署等衙门,与海外开藩的领主签订粮食贸易合约:”
“朝廷会以五角一石的价格,无限制收购粮食,并且允许用粮食抵税、购买武器和封地。”
“这是长期的许诺,至少二十年内不会变。让出海的人放心种地,不用担心粮食卖不出去。”
高时明听得咋舌,知道这个合约代表的是多大一笔钱:
以五角一石的价格计算,皇帝要求澜沧江口提供的两千万石粮食,价值就相当于一千万银元。
这已经接近大明一年的岁入,甚至地方起运进京的赋税也就这些钱。
算上南洋其他地方的话,必然会超过朝廷的岁入。将来朝廷如果有余钱,估计都要投到这上面。
由此可见,皇帝对南洋开发有多重视,又下了多大的决心。
——
同时,高时明也确认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皇帝对开发新江南是有信心的,或者说已经认定澜沧江口就是新江南。
再想着皇帝让自己处理宗教事务时、经常说的太祖成祖托梦之事,高时明感觉新江南的事情多半是太祖成祖告知皇帝的,所以皇帝才如此有信心。
这让他突然跪在地上、腆着脸向皇帝请求道:
“皇爷,奴婢想把自己的封地定在新江南。”
“恳请皇爷准许!”
朱由检闻言眉头一皱,吓得高时明以为触怒皇帝时,忽听皇帝说道:
“朕不是一再强调,宫中有品级的不许自称奴婢吗?”
“你是地位最高的内相,如此自贱做什么?”
“记住,你是朕的家臣,还是大明的贵族。”
“奴婢这个称呼,朕不希望从你的嘴里出现。”
高时明听得连连请罪,用衣袖悄悄抹去额头上的冷汗。
刚才他险些以为皇帝要生气,以为自己贪得无厌。
同时也暗暗告戒自己:不要以为皇帝好说话,就随便提出要求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