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在这些事务上。
这决定了大部分工商业者都不会受到影响,群臣纷纷点头,认为这样很好。
但是这样一来,就有人疑惑了:
朝廷增收的工商税从哪来?
答案当然是更大型企业,毕自严道:
“营业额一万元、雇工二百人、用地二百亩,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称为中型企业,营业税提高到百分之五。满足两个条件则提升到百分之六点五、三个条件百分之八。”
“营业额十万元、雇工一千人、用地一千亩,满足条件的大型企业营业税是百分之十、十三和十六。如果他们按上市企业要求给职工分红百分之十,则只征收百分之十的十一税。”
“营业额百万元以上的较大企业,营业税定为百分之二十。如果给职工分红一成、再让朝廷或地方官府用应得税收或土地占股一成,让公有股份达到两成及以上,则同样只固定征收十一税。”
“营业额千万元、雇工一万人、用地一万亩,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都可以称为巨大企业,简称巨企,例如大明航运集团。”
“巨企的公有股份要在三分之一以上,朝廷对其实施监管、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决策拥有否决权,如此方可按十一税征税。否则就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征收营业税。”
“营业额万万元、雇工十万人、用地十万亩的,则称为特别巨大企业,简称特大企业。公有股份要占一半以上,否则按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征收营业税。”
“再往上以万万和十万为单位,每提高一位数字,公有股份占比要增加百分之十,否则增加百分之十营业税。直到完全百分之百公有,原有股东纳入职工分红。”
“朝廷鼓励公私合营、用分红部分代替税收。这样可以分享工商业发展的红利,也可以减轻企业负担。让大企业承担相应义务的同时,以同样税率参与竞争。”
“将来公有股份达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实现完全公有制,向大同之世迈进!”
这番长篇大论,让群臣有的连连点头,有的则是无语:
他们都听得出,这个措施绝对是来自皇帝。
当初皇帝制定有产税就考虑到有人拥有万万资产怎么办,如今更是考虑到拥有万万资产的企业。
这种事群臣根本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