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问尤世禄要不要签军令状,打算借助收复牛庄、甚至进取辽阳的功劳,挣来一个爵位。
尤世禄被他这么逼问,一时也不好再质疑。
孙承宗打圆场道:
“金国凤既然善守,可以把他调山海关,作为山海关副总兵统领守军。”
“他再加上马世龙,山海关应该无忧了。”
这是孙承宗为防止山海关出问题,所做出的准备。
毕竟上次他派马世龙出征,一场小败的柳河之战就被传言损兵数万人。以至于京城震动,惟恐建虏打破山海关。
他这次就要先稳固山海关防御,避免前线战事出现波动,就被朝廷责问。
可以说,孙承宗的内心,还是十分慎重的。他知道自己很可能只有一次机会,一旦兵败,就会像上次一样被调回去。
他要保证即使受到小挫,也不能让它影响大局。
尤世禄听到孙承宗这个提议,自然是认可的。
他这个辽东提督在前线驻扎,对金国凤的能力很清楚。认为这个人守城的本事,不在何可纲之下。
把两人都放在大凌河一线是浪费,如今赵率教要出征,把他调去山海关正合适。
至于前锋副总兵,以他看可以直接撤销了。毕竟现在的前锋是大凌河守军,保留这个职位已经没有多大必要。
当初朝廷把前锋总兵朱梅调走,其实就有这个意思。只是为了稳定决心,调了金国凤这个副总兵接掌前锋总兵负责的军队。
如今关宁军需要整编,尤世禄认为可以取消前锋编制,把它都纳入宁远和锦州的军队。
孙承宗听着尤世禄的提议,考虑了一下说道:
“按照枢密院的规划,咱们辽东军队整编为第三方面军,山海关镇居首,番号31师。”
“剩下的关外军队要缩减一半,以前的四个总兵要缩减为两个,编为32师、33师。”
“32师的师将,就由塔山总兵侯世禄担任,负责塔山和后面的宁远、前屯等地,直接受本督指挥。”
“33师的师将,由尤将军兼任,负责锦州、松山、大凌河等地,直接面对建虏。”
“各师都要选出至少一万精锐,赵将军出兵后如果建虏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