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区区十几艘荷兰战舰,何至于需要数百艘船围攻?
而且这种围攻战术在近海还能使用,在远海根本就是送菜。
甚至因为小船的航程和适航能力有限,连送菜都送不过去。
唯有依靠大明临近海岸线,他们才能靠地利取得胜利。
并依靠大明的人力、物力支持,在遭遇挫败后迅速补充。
所以这一战虽是他们打胜的,没有朝廷的支持却是不可能。朝廷没有把整个南洋给他们,也是理所当然。
只是人心贪婪,得陇望蜀在所难免。一些人想到朝廷宣传的澜沧江口的好处,就忍不住有些流口水。那可是上亿亩的土地,完全开发出来真能再造新江南。
哪像婆罗洲的土地,大部分地方根本开发不出来。
再想到开辟藩国后还需要向皇帝进贡十一税,一些人心里就不平了,感觉不如直接在海外自立。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郑芝龙、李国助都是哂笑不已。
以为当了国主就能保住富贵,哪有那么容易?
李国助就向他们道:
“实话告诉你们,没有朝廷的爵位,你们的地位不可能传下去。”
“咱们都是海上讨生活的,知道海上的人注重什么。没有实力的人,甭想拥有地位。”
“我父曾经是首领,难道你们会因此更服从我,而非郑兄弟吗?”
这个亲身例子,让众人一阵默然。因为他们不可能因为李国助是李旦的儿子,就认他为首领。
如此说来,就算建立一国,国主地位又怎么传下去呢?
还是要像李旦所说,获得大明的爵位。
大明皇帝把分封和继承制度写入礼法,凡是违背的人,都要承受大明朝廷的责任。
这是保障他们地位的措施,让他们不用担心后代子孙无能,就被夺去势力。
郑芝龙作为现任首领,听到李国助拿这件事举例,哈哈笑着说道:
“咱们以前聚义,首领当然是能者居之。”
“不过现在是朝廷命官,身上还有了爵位。”
“那地位就是朝廷定的,爵位让后代承袭。”
“大伙儿还是想想选个好地方,给后代留块好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