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大喜事”三个字,胡翊就知道,胡惟庸要给他说媒。
前者,胡显写信进宫,就提到过这件事。
何况大哥胡显,二十三岁。
胡翊今年也二十一了。
这个年龄的男子,搁在古代居然还未成婚,已经够离谱的了。
说起来,这里面胡翊对于大哥胡显,还有几分亏欠。
当年父亲投靠朱元璋,元军四处在抓壮丁,朱元璋的红巾军也需要征兵。
又苦于全家人吃不上饭,胡父便将胡显这个嫡子弄到战场上去。
所幸当时的胡翊只有十三岁,从军小了点。
大哥去到了战场,靠着军饷,胡翊在家中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在乱世中过得还算安稳。
胡父终究不忍胡显去战场送死,那年胡显也才十五岁,胡父是个押粮官,胡显就在父亲手里做个押粮兵。
父子们活动的范围,几乎都在大后方,没怎么打过仗,由此胡显虽然从了军,混了些履历,却也没什么出息。
胡惟中这个押粮官也是一样,做的是安稳工作,没有功劳只有苦劳,这回凭借着履历,能留任应天做个京官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胡翊再次回到叔父的宅院,虽然只是临时居所,却有一种久违了的家的感觉。
亲人在,家就在。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