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噗叽在死亡前后会呈现暗红色的类岩浆态,死亡之后则会彻底碳化,这种生物确实别说吃了,连养都费劲。
其它的十几种文明个体,也是各有各的特色。
有些生物是从类似木星的气态行星新生进化而来的气态生物,质量很轻,形状如同气球,飘荡在养殖区的天空。
有些生物则是纯粹的液态生物,生活在高浓度盐溶液中,几乎透明不可见,要比地球海洋的水母还‘柔软’。
甚至有类似蚂蚁的微小型生物族群,在这种微小型生物族群中,善清看见了许多显示屏,显然,恐龙曾经尝试与这种微小型生物族群进行交流。
这就有趣了,抛弃了蚂蚁的是恐龙。
想要寻求蚂蚁替代品的也是恐龙。
看来恐龙在早期,在失去了蚂蚁之后也遭受了不少发展挫折,也因此意识到了自身文明的局限性想要找补。
可惜这种找补也最终失败了,这些类似蚂蚁的微小型生物族群完全无法替代蚂蚁文明的功效。
但恐龙们还是把这些小虫子养的好好的,仿佛是在填补那一丝亏欠似的。
这些恐龙不惜制造全封闭式的养殖场来养殖这些‘没什么用’的文明,这显然不是为了吃,看来蘑菇们说的没错,恐龙们把这些稀奇古怪的文明个体养殖着,都是吞食帝国供奉给‘神’的预备礼物。
善清是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并不相信‘神’的存在,他猜测这个‘神’,大概率是某种类似排险者高级文明。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