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内部,对于西太平洋局势的争论非常激烈,但大多以不干涉意见为主,哪怕此举背刺了扶桑国。
原因很简单
扶桑国的利用价值已经充分发挥完了,在日俄战争后,沙俄帝国东向策略遭受到了重创,已经无力再东方大举扩张。
而大楚帝国表现出来的武力强势,让英国人也深为忌惮,且两国政经关系联系密切,并不愿意就此恶化,
从重要性来看
大楚帝国已经被英国明确为全球行动伙伴角色的定位,比之一条栓在远东的看门狗,重要性不知道强了多少。
如何取舍,一目了然。
真正从实力角度出发,英国也不具备干涉这场发生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战争能力。
大楚帝国装备的排水量接近3万吨的昆仑山级战列舰,实力非常之强。
英国至今也只有七艘装备343主炮的同一等级战列舰,这包括4艘新锐的狮级战列舰,剩下的还都在船坞里建造着呢。
英国皇家海军即便再傲慢,再托大,也不敢将装备305主炮的战列舰派遣到西太平洋地区,与强大的“昆仑山”级战列舰对抗,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在“昆仑山”级战列舰横空出世后,英国皇家海军几十艘装备305主炮的战列舰就落后了。
若是前往西太平洋的英国舰队不够威慑力,那还不如不去,免得下不来台。
英国人深谙这个道理,于是在对西太平洋事务反应上,彰显出了传统的官僚和反应迟钝的特点,对扶桑国急得跳脚的调停、斡旋诉求迟迟没有下文。
到了1908年2月下旬
大楚帝国远征军经过几次战役,全面占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