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与欧洲的英法列强远隔着数万公里的漫长距离,其威胁极大的削减,没有被视为急需遏制的战略对手。
而是英、法、德列强争相拉拢的海外友邦,在世界农业产品大宗供应领域,在工业领域,楚国都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参与者。
特别是对军事装备具有重要意义的润滑油,柴油和重油,天然橡胶,硝石硫磺,铜,白,猪鬃等产品,大楚帝国都是主要的供应国,供应比例最高的天然橡胶占据世界市场供应量的九成。
润滑油,铜,白,猪鬃和硝石供应量超过七成,皆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这些欧洲列强国家都依赖大楚帝国的大宗原料供应,数量多,品质好,价格优,能够满足世界级客户的大胃口。
大楚帝国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帝国疆域之内一片祥和发展的氛围,完全没有受到欧洲浓郁战争阴云的影响,按部就班的发展经济和工业。
1912年10月8日,黑山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就此引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火药桶,这场地区性战争如期爆发。
10月14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联合向奥斯曼帝国发出最后通牒,措辞强硬的勒令奥斯曼帝国军队退出色雷斯和马其顿地区,否则不惜一战。
10月17日奥斯曼帝国愤怒的向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宣战,这个积弊已久的庞大帝国,如同手脚不听使唤的老人一般。
虽然奥斯曼帝国中枢向巴尔干各国宣战,可是调兵行动极为迟缓,应对战争各方面都慢了一拍,呈现出风中残烛的迟暮景象。
10月18日希腊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全面爆发,几个巴尔干小国军队纷纷越过边境,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进攻。
如同应对历次的世界性事件一般,大楚帝国在第一时间由欧洲的驻外人员,组成了欧洲巴尔干军事观察团,近距离的观摩战争。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