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怕这种对中医半懂不懂,借着肚子里那点没什么用的知识和你理论的病人。
“你以前的方子,有留着吗?能不能给我看看?”许承跃问道。
“病历和检查报告都没带,你要看,我看看手机上有没有……”
章敏红虽然有些不耐烦,但又急于证明许承跃是个庸医,连她以前看过的中医都不如的庸医。
她翻了翻手机相册,翻出了两张以前拍的照片。
“哪,在这儿,你自己看看!”章敏红坐下来,直接将手机推到许承跃面前。
许承跃一看,两个方子都是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又加了七八味补肝肾的其他药。
看辨证用药都不错,但就是效果不怎么样,肯定有原因。
仔细一看药量,许承跃恍然大悟——原来是熟地黄用少了,主药的比例也不对。
这两个方子里,熟地黄用的都是15克,山萸肉和山药都是12克,泽泻、丹皮和茯苓都是10克。
六味地黄汤出自宋朝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原方为:熟地黄(炒)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三钱。
六味地黄汤因出自儿科专著,原方是为小儿制定,目前临床上常用量为:熟地黄24克,山萸肉、山药各12克,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克。
但无论是做汤剂还是丸剂,六味药的比例必须掌握,且不能随意更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