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可以轻松感知到三十公里范围内一根火柴燃烧时火焰的亮度变化,只要前方90°扫描半径内出现任何战机或民航客机的夜间航行灯,他都能瞬间发现,提前作出应对。
这还是气象条件恶劣的缘故,如果是晴空万里,周海双眼的感知距离远不止此,可以轻松翻倍达到六十公里级别,极限距离约莫一百公里左右,堪比人形光学雷达。
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双眼极限感知距离的状况下,周海对于周遭近距离的事物感知能力反而会大幅度下降,整体情况类似于望远镜,牺牲近距离事物观察能力,强化远距离事物观察能力。
周海自身能力的确逆天,但他可不是神,并没有脱离现实世界的物理法则和运行逻辑。
迎着漫天暴雨,102号歼-15C‘虎鲨’以迅猛而沉稳的姿态掠海飞行,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轻松克服台风胚胎核心区的气流影响,尽显高贵的苏霍伊血统气质,以王者气势直逼苏禄群岛。
数分钟过后,途中避让两艘远洋货轮的102号歼-15C,已经来到距离苏禄群岛仅有三十海里的位置。
周海凝视前方,仔细搜寻,很快,前方海平面边缘区域出现苏禄群岛的模糊轮廓,目视发现航空地标物,辨别轮廓细节确认身份,紧接着,周海按照标准《海上飞行准则》,迅速输入航空地标物的经纬度数据,再次修正惯性导航系统的导航参数,避免迷航。
寻找航空地标物,修正惯性导航系统,这是战机无线电静默条件下的标准操作,前身来源于二战时期各国空军飞行员使用航空图结合航空地标的导航方式。
事实上,在当前没有外部北斗导航卫星群提供的导航数据下,采取惯性制导的歼-15C,与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并没有差别。
成功找到苏禄群岛,完成修正导航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