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费了许多口舌大发议论,他是嫉妒,还是仇富?
他把一个乡村企业家黄似仁说得那么不堪。
作者什么心态,让人不快!
其实,读者想知道黄似仁,他是怎么发的,怎么发那么快,他做了什么,他使什么手段,他有什么捷径,他走向什么样的道路?
那么好吧,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细细地看一看黄似仁的致富路。
且说,改革开放的飓风在神州大地上来的甚是迅猛,许多许多还沉睡的乡村,一时之间就被商品经济的浪潮掀得波起浪涌。
农民们在平静的乡村久了,他们已经习惯了不富不穷的平淡生活。
龙树村的村民也不例外,改革初期,许多人还在依赖着上级统筹,队长分工,许多人甚至什么是改革,什么是开放?
都不清楚。
就是一向精明的黄似仁,他也只是认为:
“这下好了,老子可以不种田了,老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卖饼子了,老子卖饼子再不用担惊受怕,再不怕被割资本主义尾巴了!”
生产队宣布结束的那天晚上,在村里的公房里,他黄似仁表现的尤为兴高采烈,欢天喜地。
第二天,天刚朦蒙亮,他迅速起床,满脸欢悦,浑身精神,他迅速地把房里的杂物,把那些再不用的锄头、镰刀、粪箕,粪桶全都丢弃,他在家里腾出房间,搭上几块大木板,把火炉燃得火光熊熊,大做饼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