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细选,从读者信中挑选了一段,以便挤出更多空间刊登更多的读者来信。
在读者对读者栏目的最前面,用一行醒目的大字写道:“非常感谢能够收到您的来信,由于版面有限,我们只能截取一段话刊登,您的每一个字对我们来说都是珍贵的,我们截取时痛苦万分,望后来人多多精简,观海社期待着您的来信。”
读者们看到自己写得内容能够刊登到报纸上,先是兴奋然后就是呀牙切齿,那个在他/她下面反驳的人是谁?
读者对作者的板块相对来说火药味并没有那么重。多是一些读者表达对作者和作品的喜爱之情,他会继续支持的,还望作者能努力写出更优秀的作品。
但是,还是有一些比较有趣的瓜。比如一位读者说自己被作者骗了十两银子,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感情受到了欺骗,原本他还以为这口气就得这么咽下去了,现在有这么一个渠道他站出来揭发这个人品败坏的作者。然后就是对作者五百字不重样的人身攻击,最后他还感谢了观海社让他出这口气。
这位读者的来信有些长,但依旧能够全文刊登,是因为内容有趣,足够真情实感,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没有人能够拒绝一位赞助到位的金主的来信。
也有读者对幼麟表达自己复杂的心路历程,最后表示你一定要好好写,狠狠地打那群人的脸。这里读者还拿了伊人的书粉举例子,都是对伊人的吹捧和对幼麟的贬低,意图激励幼麟写得更多些,催促青云路上半部早点问世。
作者对作者的板块还是比较克制的。当然这只是外人的视角。但从一些业内人士的角度来去剖析,好家伙,读者们都是小儿科,作者们才是真正的王者。
比喻、隐喻、暗喻、冷嘲热讽以及指桑骂槐,好不精彩。
在作者的场合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