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人点着烟抽了两口,罗旭继续道:“蒜头瓶的发展其实非常有特点,包括用途和外形,说到用途最早这种蒜头瓶是用来当酒器的,甚至现在襄阳博物馆还陈列着秦青铜蒜头壶,也就是当时的盛酒器,而到了宋元之后,蒜头瓶更多则是作为供器或者花瓶,因为其颈部细长,肩宽收腹,尤其适合插大朵花束,比如牡丹、芍药这些,再加上胎质厚重,无论是观感还是实用性,便是极佳了。”
说到这,罗旭指了指手中蒜头瓶的表面纹饰,继续道:“除了用途可以根据器型微妙变化断代,还有一个重要依据,便是外形了,五代时期以线划工为主,到北宋时期则发展为了深刻划线,也就是在五代的基础上,划线力度更大,纹饰更为明显,多以莲瓣纹和花卉主题为主,而到了南宋,也就是龙泉最精美的一代,素面为主,偶有外刻莲瓣纹,到了元代,变化就比较微妙了,既有延续先前梅子青的釉色,也有相近粉青的釉色,但胎质厚润,最后是明清,纹饰丰富,出现了各种纹饰,器型则更加笔挺!”
罗旭说完,将手中的烟抽完最后一口,手边没有烟缸,索性便直接扔在了地上,拿起一个青花小罐,将烟头捻灭。
曹世勇缓缓点头,盯着这瓶仔细又看了看:“大旭,这瓶儿……是明的?”
罗旭一笑,竖起了拇指。
“稳了!没白跟您说,看纹饰属于明清,但器型和烧造特点,一眼明的,只是可惜,这纹饰算不得太精美,底儿的火石红虽然很自然,但也只能说明开门老,精品……达不到!”
罗旭无奈摇了摇头。
曹世勇闻言也是露出些许惋惜之色:“那能值多少?我看高品质的,可是都有拍出上千万的呢!”
“没错,所以这也就反映古玩行的水深啊,同为龙泉窑,年代不同、工不同、釉色不同,价格天壤之别,如果你知道龙泉窑值千万,就花几百万去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