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问题都不是直接导致安史之乱的诱因!】
【安史之乱完全可以避免,它真正的诱因是李隆基制衡策略的失算!换句话说,就是李隆基沉迷制衡,将朝廷分为三股势力,宰相,太子,边将,他高高在上看着这三股势力斗得死去活来,最后玩脱了,安史之乱就是对他的反噬!】
“什么!”李隆基此生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不会发生像唐隆政变、玄武门之变这种政变,执政后将最大的经历都放在了防患宫廷政变上。如今太子听话,宰相听话,边将也听话,虽然从天音口中得知最后是边将作乱,但他从未想过是自己的帝王之术造成了安史之乱。
他认为不过是安禄山权势过大,拥兵自重,不服朝廷,想要过一过当皇帝的瘾。而且朝廷内有杨国忠要想扳倒安禄山,太子对安禄山恨之入骨,所以安禄山会反。
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帝王之术吗?
【后世认为,玄宗朝的祸端和大唐由盛转衰是从张九龄罢相开始的,实际上也是从李隆基不再关心民间疾苦开始的。】
【张九龄德才兼备,有识人之能。但随着李隆基的倦怠和享乐苗头的发芽,张九龄这样兢兢业业的宰相不再符合李隆基的需要了。当然,李隆基为了民心和美名这些都能接受,唯独一件事他无法忍耐。】
【太子之事!】
【张九龄明确站在了先太子李瑛身后!这才是直接导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位的根本原因!】
【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已经五十四岁了,年老的君王与年轻的储君,这样的组合,肯定要出事。当然也有例外。】
【从李隆基登基开始,就吸取前代和自己的上位经验,不断压缩皇子的政治空间,时刻对儿子们进行政治监视,皇太子尤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