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宁王和武惠妃入了皇帝的眼,渐渐摸透了皇帝的心思,顺着皇帝的心思去打压太子,去敛财,顺便勾结朝臣打压异己。儿子也问过他将来怎么办?
怎么办?
李林甫自己也不知道。
朝堂上看不顺眼自己的多了去了,朝野外,天下人厌恶自己的也不少,他就是李隆基身边的一条狗罢了。后世怪他就怪吧,反正自己也算换一种方式“名垂青史”。
李林甫这时也想起了杜甫是什么人。
天宝六载,圣人要广纳贤才,于是阻止了一场考试,他不过是担心这些乡野之民乱说,便让他们都落榜了,然后告诉圣人“野无遗贤”——天下所有有才能的人都在朝堂为国尽忠。
杜甫有些小名气,《饮中八仙歌》写得好,干谒过不少达官贵人。那一次,他也一定落榜了。
【值得一提的事,王忠嗣曾经带兵帮安禄山修建军事驻地,发现了安禄山有不轨之心,然而李隆基一笑置之。张九龄也说过安禄山必反,李隆基也没有听过。】
【为什么李隆基一定坚持威胁自己的是宫廷政变,极力打压太子,而对边将领兵完全放任,这就要把目光往前拉伸一百年,找到唐朝君王终生恐惧防患宫廷政变而放任外祸的源头——武德九年,六月,庚申,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六月,庚申,那岂不是今天!李世民摩挲着天音的话,也就是说,李隆基放任边将,专注给太子找麻烦,根源在自己?!
“殿下,天幕,天幕!”李世民身边的禁军指着天幕,像是见了鬼一样哆嗦。
众人看去,天幕上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