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此言差矣,学子求学自是应当不问艰难。”
“但两万四千里之途,非同一般,别的不说,就以先生讲学为例。”
“自三月之前得到消息,在下就与好友相约出发,千里之地,耗费两月有余,何况是两万四千里之遥。”
说着,他抬起头,望向周围一片哗然的书生士子,沉声道:
“此去留方山,沿途必然困难重重,艰险无数,随时都可能命丧中途。”
“还请先生明示,否则这广昌学子,怕是要望而却步了。”
屈志泽此言,并非是为了与皇甫昌明为难,而是发自肺腑之言。
他与郁思平的家境,在一众书生士子之中,已经算的上是上好的了。
他们此行光是护卫和随从就带了将近三十人,耗费了好一番功夫,从秋末一直走到这严冬,才到了这广昌府。
至于那些穷苦学子,大部分连出门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这连天的大雪所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授业也好,考验也罢。
此去两万四千里,皇甫昌明说的轻巧,却连其人为何,所学为何,都不愿意多说一句,如何能够服众?
心无所恃,即便是因言起行,多数也会半途而废,甚至为此客死他乡。
与其稀里糊涂的上路,还不如问个明白,让皇甫昌明把话讲明白,让一众学子自行决定。
屈志泽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