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黄士魁撂挑子,让工作队长佐向东有些头疼。黄士魁是四个生产队比较优秀的队长,群众基础确实很好。如果另找替补人选,恐怕会遭到二小队社员的极力反对。黄士魁本人没什么大问题,让他“上楼”也不过是应个景。如果借此机会就把一个优秀干部打压下去,对集体多少是个损失,对他个人也有失公允,也会影响二小队干部和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最关键的问题是他掌握着工作队成员的一些“把柄”,佐向东也不想把问题闹大,况且齐兢代表工作队在二小队已经表态,还是应该抓紧让他回到任上为上策。
想到这里,佐向东便把劝说的任务交给了黄支书:“现在是铲趟时节,黄士魁这节骨眼儿摔了耙子,一时半会儿不好物色人选,即使有合适人选也可能因为有顾虑不愿意上任。考虑到二小队社员的呼声,觉得应该把黄士魁留在任上。”三喜子说:“黄士魁还在气头上,不一定能劝服。这样吧,我先去试试,看是啥反应。”
三喜子走进秦家前门房子东屋,屁股刚坐稳就打问:“听说你在二小队马号院里当场向工作队将了一局,你手上攥着他们啥把柄?”黄士魁说:“工作队的人不检点,我掌握着他们到人家吃请的证据。鬼子漏那晚准备了四个硬菜请的佐向东,就算是吃派饭也超了标准,是姚锦冠跟他爹唠嗑说漏了。我当时在二队马号激了工作队一下,他们真就老实多了。但不到万不得已,我不能点名道姓。”三喜子嘱咐说:“这事情就说在这里,不能再扩大了。如果让上面知道,工作队的人会倒霉的,也许一辈子就完了。谁也没抱谁孩子下井,咱犯不着折腾他们。”
艾育梅一边奶孩子一边插话说:“三大说的对着呢,魁子真需要跟你多学着点儿!”三喜子说;“工作队不会总在村上,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就走了,需要咱咋做咱就配合一下,跟他们顶牛较劲犯不上。”黄士魁说:“顶牛都是话赶话,那佐队长说话太气人了,不然我不会撂挑子。”
艾育梅又插话:“他呀,就是年轻气盛啊!其实遇事应该油着点儿,何必太较真呢!”三喜子劝说道:“要想当官儿,你得眼见形势,该装大爷装大爷,该装孙子装孙子。魁子,干工作得有耐性,哪能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呢!听我一句劝,别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