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珉去看,见信封上是萧夫人熟悉的笔迹。折开来,里面是安抚的话:“想诸王中,唯郡王民心最盛。四海升平,唯郡王呼而有应。天子幼,而每需臂膀。中夜忧心,唯想郡王功绩……”
临安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天子幼,他长大是不是皇帝的料还不知道呢!
他舒坦了。
给韩宪王回信:“天子尚在,你我辅佐为上。”
韩宪王接到这封信心中不快,找周中正来商议,把信给他看:“临安王要有辅佐天子的心,日头可以从西边出来!”
“回王爷,明修栈道,暗流陈仓罢了。”周中正回答。韩宪王负手踱步道:“这事情真是闷人!本来我想只有临安王可以与我一战。虽然有儿女亲事在,不过儿女们长大还早,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罢了。我问鼎中原,临安王要出面,我还算他是个人物。他要是没有志气保皇帝去了,我真真的看不起他!”
周中正微笑:“王爷,得天下者,不过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可以谋求,地利,可以谋求,人和,却只能尽人力。今诸王几分天下,又有萧护占据京都,与江南老帅遥遥呼应,他是一定力保皇权的人。以臣来看,临安王现在求的是人和,求的民心。天子还小,必有失德之事,到时候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话有理。”韩宪王也是这样想。他想自己真是遇到一堆千古奇葩的亲戚。郡王们自己当不成皇帝,看着谁当都不顺眼。
萧护能把京都稳在手中,也是占了这个便宜。别人认为萧护是摄政的,不是皇帝。大家全等待,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韩宪王也只能等了:“好吧,也打了几年,养上几年也是好事。”又让人往京里去安排奸细,等到时机一到,暴起发难。
……
十天以后,梁山王收到萧护给的救济物品,同时来几个能吏。他们会看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