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最外围是一圈圈沉甸甸的麦穗,麦芒在阳光下闪着金辉,每一株都颗粒饱满,间距匀称得仿佛用尺量过。
往里几垄是绿油油的黍子,叶片舒展如剑,茎秆挺拔,穗子沉甸甸地低着头。
再往深处,粟米的黄、高粱的红、豆子的绿交织在一起,五色作物顺着田垄的走向次第铺展,竟暗合五行相生之序。
田埂上每隔数十步便立着一块小木牌,上面用朱砂写着“麦区”“黍田”等字样,旁边还插着竹竿,系着褪色的布条,想来是农人标记时令的记号。
戴草帽的农夫正弯腰在田垄间劳作,锄头起落的节奏整齐划一,翻起的泥土带着湿润的气息,混着作物的清香飘向云端。
虽未到秋收时节,云中子却是可以预料五谷丰登之兆,这座市镇今年定是个丰收之年。
云中子降下云头,并未过多遮掩仙容,只是收敛仙气,使了个障眼法,使凡人观之如寻常道人。
方才从空中俯瞰,这座市镇规模不小,人口少说也要破万,以云中子对凡间的认知,本应是一座城池的规模,但这里却连城墙没修,也没什么城门,顺着城镇四通八达延伸开去大路就能畅通无阻的进城。
落到了城乡交界之处,云中子沿着大路向城中走去,边走边四处观望,想要找到路碑牌匾一类的地名标注之物,好知晓此地到底是何地。
若是探访一座云中子印象中的人族城池,只需在城门口观望门楼上的刻字便可,这里却连城门都没有,实在是不知从何找起。
循着大路向前,陆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云中子索性便叫住一位迎面走来,扛着锄头似是前去田地劳作的老农,温声问道:“老丈请了,贫道自远方而来,途经此地,见这城镇规划井然,五谷丰茂,心中赞叹,却不知此处唤作何名?”
老农抬眼望见这位仙风道骨的道人,先是一愣,随即连忙放下手中的草绳,拱手作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