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听清偌大且嘈杂的大厅中每一个木桌的对话。
其中一个木桌的访客是个拄拐的老婆婆,颤巍巍从怀里摸出布包,从里面拿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递了上去。
为她办事的年轻人扫了一眼,道:“张婆婆,您年纪这么大了,家里的孙儿又那么小,不必每次都亲自跑一趟来领低保,我给您登记一下,安排人给您送家里去。”
“那怎么好意思,老婆子白白领政府的钱粮,已是惭愧至极。若不是为了我那苦命的孙儿,早就不想活在世上惹嫌,岂敢劳烦政府将钱粮送上门。”
“婆婆,不打紧,符合政策就可以享受补贴。我这就给你登记上,下个月您在家等着就行。”
“诶,太谢谢你了,小官爷。”
“婆婆,折煞我了,您叫我名字便是”
……
类似的对话在各个桌前发生着,有些民众是来办理户籍,有些是申请借贷种子和农具,有些是田里闹了病害虫灾,想请官府派人去看看如何处置,有些是想做个小买卖,前来办理允许经营的凭证,还有些人是听闻政府要挖水渠招募劳力,前来登记报名……
云中子见识过殷商和大周两朝官府,和那两朝的官府比起来,这里简直不知清明勤政到何等地步了,完全没有可比性。
西方教佛菩萨宣扬的人间佛国,只怕都没达到这等高效廉明的行政效率。
刚一进门时,他看到那“为众生服务”的牌匾,本还不以为然,以为和官老爷大堂上挂着的“明镜高悬”“正大光明”一类的牌匾一样,都是充充样子。
却没想到活了数千岁,还真就见识到了真心实意为民做主的官府。
这可比所谓青天大老爷断几个冤案更加厉害了,几乎是照顾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百姓民生打理得井井有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