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儿钱就挺好,可别有啥不切实际的想法。
人参行情持续走低,最少未来三年内,没有回暖的可能。
就算真的像上辈子那样,到九五年略微好一点,那也只是好一点点罢了,根本无法回到之前的巅峰。
但是种参的成本,却在连年上涨,参农的利润空间被逐步压缩。
这种情况下,公司在种植方面投入的越多,成本就越大,相对来说利润就越少。
倒不如维持目前的状态,有一部分缺口,直接收购原材料就能解决,省心又省力。
九六年到九七年,这些参场跟其他国有厂子一样,都到了发展的瓶颈期。
要不然,也不会进行股份制改革,但这也只是饮鸩止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等到世纪之交,随着三十三年规划的结束,参场更是要面临没有参地可用的局面,只能解体。
许世彦现在都愁着,将来参业公司该怎么发展呢,他还有那个闲心去兼并其他参场?
兼并来干嘛?捡烂摊子,给那些工人养老啊?
别说什么资产,在许世彦看来,那些所谓的土地、机器、设备等,都一文不值。
这要是在南方沿海城市嘛,土地还能值点儿钱,在这边就别想了。
二参场在兴参镇、三参场在新屯子镇、四参场在榆树乡。
这些地方,连开发的价值都没有,要那土地干嘛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