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野心,一次两次的失败,哪里能放下?
当初他被废黜,李治被立为太子,李泰逾制封赏被扒的一干二净,也没有死心。华美的辞赋,一道又一道递上长安,皇帝公开说什么李泰素来是自己钟爱的儿子。
大概是怕李泰卷土重来,长孙无忌直接在朝中对李泰的党羽,岑文本、崔仁师、韦挺、刘洎等人下手。房玄龄要不是有房谋杜断的情分,多年经营的声望,以及皇帝出于朝堂制衡的考虑,估计都等不到寿终正寝。
李泰死后的第二年,高阳公主的案子,长孙无忌做李治的刀,一把带走了李恪,还把房遗爱、杜楚客、柴令武等昔日的魏王党,全部打包送出长安。
李承乾叹了口气,有些遗憾,李泰为什么不多活两年,以长孙无忌的狠辣,扣李泰一个谋反的帽子,也不是不可能,李治会是什么反应?
李恪含冤被杀,李治掉眼泪不忍,长孙无忌被污蔑谋反,李治一样落泪不忍,反手流放长孙无忌,逼杀长孙无忌之后,长孙家流放岭南充做奴婢。
李建成下葬,皇帝也哭了,李祐谋反,皇帝一边哭,一边写诏书骂的李祐体无完肤,最后赐死李祐。
轮到他谋反,皇帝也是做足了慈父的样子。所以,后人提到这段历史,只会想到他是唯一一个谋反没死的太子,皇帝有多爱他,他有多不识好歹。至于他为什么谋反,皇帝从贞观二年到贞观十六年那一堆骚操作,甚少有人能注意到。
皇帝和李治,在虚伪上面,如出一辙。李承乾突然发现,他不适合做上位者。
“你叹什么气?”
猛地被点名,李承乾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想家了,臣要是在家里,这个季节,可以去新西兰吃车厘子,还能去丹东吃草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