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升对张家玉并不熟悉--他是江西才子,在广东为官亦只是恩平县令而已。张家玉在广州亦不过区区一个秀才,谈不上有多少知名度。但是这份电报居然牵动三个元老都对他青眼相加,加上这位杜首长隐隐约约的醋意,可见必然是个了青年才俊。
“崔道长不爽,我也很不爽。本来打算等他考上了公务员,我再把他要过来的,但是已经跟了张枭,那断无找他要回来的道理,宋先生,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崔胖子崔道长舒舒气,也要让张枭的出点什么来。”
宋应升心中暗暗腹诽,心想他就算是广东头号才子也不至于要搞成这样!真是有失体统!
他想了想道:“此事既然眼下已成定局,学生倒以为不必急于一时。若是就此兴师问罪,未免伤了和气。”
“和气个P!”杜易斌脱口而出,看到宋应升一脸愕然,赶紧道,“你归你说!”
“是,既然张首长已经让他当了见习幕僚,说明此事尚未定局--毕竟幕僚不是官。嗯,大宋公务员。”宋应升说。
“嗯嗯。然后呢?”
“我记得首长与学生说过。大宋的公务员考取之后,都要经过干部处分配……”
“正是,虽然职位有定向的,但是还是要经过一道分配手续。”
“这就是了。”宋应升道,“这位张家玉明年参加公务员考试想必是能中的。但是张首长要用他,必然不会让他报考的某个明确的岗位,十之八九是‘行政公务员’这个大类……”
“宋老爷,想不到你对我大宋公务员制度了解也挺多的……”杜易斌有些惊讶了。
“这科考、铨叙、选官,虽然历朝各有制度,其实大同小异。元老院也未免俗。”宋应升笑道。
“你说得对,这各国的‘文官考试’原本就是抄袭科举的。”杜易斌又是大剌剌的一句,一下又暴露了某些秘密,他却浑然未觉,“考取之后呢?”
“既然考取了,这行政公务员的去向如何,据闻都在在干部处的手里,张首长纵然是贵为元老,大约也不便干涉这选官之事吧?”
“对头,对头,你说得有道理!”杜易斌明白了他的意思,张枭的所谓“见习幕僚”其实就是想提前把人给圈下来,但是他现在只是普通百姓,一旦考中公务员,就是干部处的“待分配公务员”,具体分到哪里,谁得手下,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