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浩大的寻人,就是为了逼我们转移,好露出破绽。”
“可是……万一他们找到了呢?要不要多派人手?”
“这么多人聚集一处,迟早会被人发现的。”他思索片刻道,“人手不宜再加,倒是可以来一路疑兵。”说罢,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
“……你看可使得?”
“使得倒是使得,只是这一路疑兵怕是要引火烧身,须得和我们没什么干系的人才行。”
“这事就让刘家兄弟操心,他们拿得住。”
“道长……”金文池还是没有去意,又道。
“先生怎么说?”
“先生的目的,是为了逼迫髡贼议和。若髡贼一意孤行呢。”
“周先生当年与我们说过,髡贼的元老,尊贵无比。髡贼绝不会冒置元老于死地的风险。”
“再尊贵,也不过是大明的一介亲王的格。本朝土木之变,英宗北狩,朝廷也未尝与瓦剌议和。髡贼据闻元老有五六百人至多,事关国策,岂能轻易就范?”
“先生,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周乐知摇头道,“髡贼的元老,并非‘亲王’,而是‘议员’”――他知道很难解释什么叫议员议会,什么叫贵族共和,毕竟当初先生教他的时候他也是当作天方夜谭一般。
看到金先生迷茫的眼神,他想了想道:“也就是说,元老其实就是一个皇帝……嗯,每个元老都有议政之权。如果一个同僚身陷危境,当权的文贼马贼等人不全力施救的话,他们也无法继续秉政了。”
“所以他们是非救不可。”
“正是如此。”
“可是先生,如今朝廷的风向可是要征伐髡贼。我们说要议和,这边朝廷要出兵,如何取信呢?”
“朝廷要出兵,自然有不得已之处。纵然是皇上,也不免身不由己。”
关于这件事,其实王业浩比他们看得都明白。虽然帝王心术不能说得太明白,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是皇帝提出南征本身就带有三心二意的成分,至于朝中的大臣,那就更不看好了。
不论“主战派”还是“主和派”,大约都意识到南征解决不了髡贼的问题。“议剿”还是“议抚”本质上都是朝堂上政争的借口而已。
“难不成……”金文池略有些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