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一座天关是一张人脸,但是没有五官,充满了一种茫然与空洞的感觉。
第二座天关是一个胎盘,脐带飘荡在虚空中,没有相连的地方,不着天地,有一种虚无飘渺之感。
第三座天关是一条分叉路口,没有任何的路标,也没有任何的景物,每一条路的前方都是黑暗,给人一种没有方向的迷茫感。
“属于我的斩道啊,是我对于世界的认知与感悟,我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便决定了我怎样去斩道。”
王洪武了然,人生三问这种哲学之问亦是道,所谓的道本质上也是修行者对于自己、对于世界的思考,只是每个人呈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事实上,绝大部分能修炼到斩道层次的修行者都对第一个问题有所思考,也是他们成功斩道的原因,斩掉了外我,只留下最真实的真我与道我。
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呢?这两道天关很少会有斩道者触及到,唯有天资斐然、道心稳固的真正人杰才会踏足。
这亦是拉开差距的地方。
于修行者而言,第二个问题本质上是考验斩道者在自己构筑的世界观下,能否解释他自己如何产生演变的过程,也就是你的认知能否阐述自己这个人。
你这认知世界所形成的道是否完善,逻辑能否自洽,你的道,够不够承载你自己!
而第三个问题,对王洪武来说亦是最难把握、涵盖阐述的。
到哪里去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在问斩道者是否有修行的终极目标,也是在问他对自己认知是否清晰,是否明白自己生命的意义,把握自己的未来。
从人生三问的角度,阐述斩道这种玄之又玄的境界,就清晰很多,王洪武的思路打开,对如何斩道便有了想法,明确了步骤。
甚至他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