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李昭亲自下场,缓和蔡邕与冀州世家关系,准备拉拢冀州文武
显然,岳父蔡邕如今麾下豪华的文武阵营,几乎是接纳了原本应该是韩馥的文武阵营了。
不过,李昭虽然对岳父蔡邕麾下豪华的文武侧目,但是却并不太看好蔡邕能够统御好这些人。
韩馥之所以在群雄并起混战时代快速被袁绍取代。便是因为荀谌、郭图、辛评、辛毗等谋臣的劝说。
荀谌对韩馥说:“将军您自己掂量一下,在宽厚仁爱、能容贤士方面,比得上袁绍吗?在决断谋略、临危不乱方面,比得上袁绍吗?在世代积累的声望、使天下豪杰归附方面,比得上袁绍吗?”
韩馥回答:“都比不上。”
郭图等人劝韩馥:“袁绍如今势大,将军您很难与他抗衡。而且冀州百姓早已心向袁绍,若执意据守,恐怕内部会生变。不如主动让出冀州,既能避免战乱,也能确保自身平安。”
辛评、辛毗兄弟同样劝说韩馥:“袁绍有雄才大略,又有世家名望加持,冀州在他手中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将军若固执己见,一旦袁绍兴兵来攻,冀州恐怕难以保全,届时将军悔之晚矣。”
这些劝说者的核心观点多围绕“韩馥实力远不及袁绍,据守冀州只会引祸上身”,并以“让贤保名”“避免战乱”为诱饵,最终促使了韩馥放弃了冀州。
因为李昭的干预,郭图、荀谌这两个已经算是他的人了,自然不会再去劝蔡邕了。
但是,蔡邕麾下仍有辛评、辛毗兄弟。
当然,蔡邕与韩馥性情不同,就算是有一些麾下劝蔡邕让出冀州,蔡邕也断然不会如此痴傻。
但是,蔡邕并不是无懈可击,蔡邕刚正、清廉,眼里揉不得沙子,与世家相处不适。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