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唉,伯典,你说老夫是否真的不适合为一州州牧?”
蔡邕微微一叹,看着还愿意留下的闵纯,叹息问道。
闵纯闻言,哪里还看不出蔡邕脸上的疲惫之色以及对如今冀州情况的烦扰。
&a;lt;div
style=“dis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
flex-start;“&a;gt;
&a;lt;div
id=“pf-15812-1-pc“
data-fort=“audio“
datazy=“false“&a;gt;
&a;lt;div
id=“ad-second-slot-pc“&a;gt;
蔡邕为冀州牧这么长时间,闵纯是对蔡邕做了什么事情,一清二楚的。
蔡邕并不站世家一方,而是更多站在百姓一方。
而如今冀州,乃至整个大汉情况是世家、豪强疯狂兼并土地,对百姓强夺豪取。
蔡邕眼中揉不得沙子,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不仅是世家,甚至对军中的武将,蔡邕都显得比较苛刻。
但是,同样是出身寒门的闵纯,更加明白蔡邕这样的人,在这混乱的时期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存在。
闵纯实在不忍,如此一个正直、心为百姓的州牧、大儒心生退意,那将是大汉的损失,是冀州五、六百万百姓的巨大损失。
闵纯微微斟酌用词,对蔡邕安慰道:
“州牧,纯并不认为,为一方州牧就需要去偏袒世家、豪强。州牧既然愿为冀州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