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昭在冀州组建冀“并睦邻商盟”,拉拢冀州世家豪强,并迎亲蔡琰之时。
帝都洛阳城并不平静,安静了一、两个月时间后,却是再次暗流涌动了起来。
随着大皇子刘辩被扶为太子,董太后被限制了参与朝政的资格,朝堂上似乎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朝堂之上,何皇后与大将军何进已然牢牢掌控朝政大权。
何皇后端坐在御座旁的侧位,虽未正坐龙椅,但那股母仪天下的气势与掌控全局的姿态,俨然已是这朝堂的实际主宰者。
太子刘辩,不过八、九岁,显得稚嫩而懵懂,紧张坐在龙椅上。
何进身穿大将军朝服,站在殿前,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得意的威严。
这一天,司空袁逢突然出列,手持笏板,面色严肃地弹劾冀州牧蔡邕,声如洪钟,在殿内回荡:
“启禀皇后,老臣有本要奏,月前,冀州别驾再向朝廷弹劾冀州牧蔡邕,那冀州牧蔡邕行事乖张,与冀州世家大族多有不合。如今冀州境内,世家豪强怨声载道,局势已然不稳。长此以往,恐生变故,老臣恳请撤下蔡邕冀州牧之职,另选贤能之士前往冀州,以稳局势。”
袁逢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躁动声。
随着袁氏支持何进清君侧,扶立大皇子为太子,可谓立下了大功,随之就被皇后给官复原职了。
此时,听着袁逢弹劾蔡邕,部份与袁逢交好的大臣纷纷站起来,点头附和起来。
“启禀皇后,老臣也有耳闻,冀州牧无故夺取世家土地,蔡邕不能再为冀州牧了啊!”
“是啊皇后,当另选贤能!”
“陛下之前封赐的州牧,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