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对于立储乃至新天子,你当向朝堂上的公卿大臣表明本侯的态度,我李昭虽远在并州,但心系朝堂,心系社稷。天子之事,本侯相信朝堂公卿决断,尊重他们的意见,本侯与诸公卿站在一起!”
“另外便是皇后,本侯虽不明白大将军有没有造反,但是,皇后断不可能造反。皇后对本侯有知遇之恩,董卓此人野心勃勃,行事乖张,你见到他后,当严厉向董卓表明本侯的态度,若其敢迫害的皇后,动皇后一丝寒毛,本侯势必尽起大军,砍下他的头颅!”
李昭最终决定派遣堂弟李智代表自己出使洛阳吊唁先皇刘宏,并且,也表达了自己态度以及李智前往洛阳需要做的三件事。
其一,吊唁先皇,表明他李昭的忠孝之心。
其二,对于天子之事表态,与朝廷三公九卿站在一起,支持三公九卿的态度。
其三,便是言辞警告董卓,他李昭护佑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皇后态度。
李昭吩咐的事情,让贾诩当即捋起胡须,满脸欣慰。李昭如此安排在贾诩看来就颇为合理,既发出了自己声音,表明了态度,表现了忠心,又不过分插手洛阳的事情。
李智闻言,当即恭敬地抱拳行礼,说道:“大兄放心,智定将大兄的心意准确传达给各位公卿,将大兄的话一字不差地带到。”
李昭随之目光看向一旁跪坐,满脸尊敬的鞠义。
鞠义是个不错的大将,但是缺陷也比较明显,那就是比较狂傲、自大。
放在军中,那就是典型的有能力的刺头!
但是,李昭把其从蔡邕手中要过来后,放在身边,鞠义立即就像是乖宝宝了。
在李昭这个武睿侯、大汉骠骑大将军面前,那是一点也狂傲、自大不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