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刘虞面对董太后的一连串质问,只是眉头大皱,董太后连说三点,但是皆无具体的实证啊!
刘虞深吸一口气,语气依旧沉稳,拱手道:“太后息怒,老臣并非质疑,只是事关重大,关乎皇后清誉,更关乎皇室体面,需得有确凿证据才能服众。若仅凭“脱不了干系”“谁不知晓”便定人之罪,更是要定皇后之罪,恐难堵天下悠悠之口啊。”
刘虞话音刚落,杨赐便也出列附和,拱手道:
“刘豫州所言极是,洛阳之乱牵连到了立储之争,纷乱引动天下,我等朝臣皆心中忧虑局势,却都不好插手。但,若说皇后弑杀先帝,体事兹大,仅凭臆测定罪,恐动摇国本啊,毕竟,陛下身体一直不好啊。”
黄琬、马日磾也纷纷点头,三公九卿中尚有不少忠于汉室的老臣,也是纷纷出声。
董太后被当众反驳,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却说不出话,袁逢、袁隗面色难看,心中更骂董太后真是蠢队友。
这个时候,李儒却悄悄对董卓使了个眼色。
董卓会意,暗道幸好早有准备,立刻上前一步,吸引众人注意力,朗声道:
“杨太尉此言差矣!先帝龙体欠安是实,但皇后与大将军意图颠覆社稷,却是铁一般的迹象!臣有一证,可证皇后与何进早有预谋!”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封绢帛,高举过头顶:“此乃从何进府中搜出的密信,上面有大将军何进亲笔所书,告知皇后“速清君侧,以固大位”,落款日期正是何进带兵入宫前夜!这难道不是谋逆的铁证?”
“另外,除了此,何进在长安时便与某董卓以及北军中候以及其他人说了,陛下不欲扶持大皇子为储君,并要拿其下罪,因此,决定清君侧,杀宦官,强行扶持大皇子。并逼迫了某董卓与北军中候,我们为了杀宦官无奈才听从何进命令,此事有不少人都知道,尽可查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