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李昭上前,对蔡邕行了一礼,道:
“岳丈放心,在出发前昭已经安排好并州一切,再加上有堂弟嗣业坐镇,并州应该无碍!”
蔡邕听着李昭的话,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即握着李昭的手,一时间老泪纵横,白的胡须微微颤抖,说道:
“老夫听闻董卓倒行逆施,太皇太后甚至写下了血诏求救,在冀州日夜忧心,早已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奈何身无兵权,只能扼腕叹息。今子明举义旗、传檄文,天下必定响应,董贼必败无疑!”
李昭闻言,对满怀期待的蔡邕道:
“岳丈言重了,但是,昭虽不才,亦知食汉禄、忠汉事,董卓国贼,人人得而诛之,昭此次前来,便是与岳丈、冀州同僚鼎力相助,共襄讨贼大业。”
“自然,自然!”
“如今城中粮草已备足十万石,战马千匹,皆是冀州精藏,另有两万大军,十数员战将,老夫并不懂兵马,且任凭子明调用!”
蔡邕立即向李昭表态,蔡邕身后冀州长史、都尉耿武、闵纯、辛毗、沮授、崔琰、徐晃、张郃、潘凤等一众文武等官吏纷纷上前对李昭行礼。
李昭听到岳丈蔡邕,如此爽快的便把冀州准备的两万大军、十万石粮食,麾下文武交由自己驱使,脸上顿时浮现出了笑容。
他之前做的功夫,并没有白费啊。
“谢岳丈信任,昭定不让岳丈失望!幽州牧李辰昨日来消息,也率领了两万大军南下,距离邺城不过一两日的功夫了,待幽州牧到了,我们再一同南下,会同天下群雄共讨董贼!”李昭笑着对蔡邕道。
“当是如此!”
蔡邕闻言,捋着胡须颇为欣慰,在蔡邕看来,李氏子弟李辰也率领南下,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