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亲随中军,为诸位将军擂鼓助威!”
众诸侯纷纷表态。
倒是袁绍眉头紧锁,抚着腰间丧带,迟疑道:“董卓主力未损,函谷关更是天险。曹操八千、孙坚六千、董承两万余众,合计四万兵马虽盛,但若强攻此关,恐伤亡惨重。且我军新破洛阳,将士疲惫,以某之见,不如先休整半月,再做打算?”
袁绍话音刚落,大帐内董承、曹操顿时瞪眼,对袁绍甚是不满,袁绍这话无疑是不想进攻了。
这时,张邈、张超等人纷纷站了起来,附和袁绍的话起来,显然这几个诸侯是商议好了,袁逢之死让他们对冒进格外抵触,尤其是如今损兵折将,什么都没有得到,就更不愿意出兵了。
刘焉见有请战的,也有不愿意前进的,轻咳一声,折中建议道:“休整不必,但若只攻函谷关一路,确有孤注一掷之嫌。不如分兵协防:孟德、文台、公仁(董承字)合兵四万为东路,全力攻关。袁绍、刘繇领北路军沿黄河布防,护粮草、阻董卓北进。本州牧愿率五千蜀兵守宜阳,断其南路呼应。如此主力攻坚,两翼策应,胜算更大。”
刘焉此议一出,帐内顿时安静。
一众诸侯皆是皱眉,刘焉此策,大军三分,唯独曹操这一路攻关,就连刘焉都去了辅路,显然也是如袁绍一般的心思,不愿意攻城了。
董承、曹操、蔡邕等诸侯皆对刘焉不满,不过,都是诸侯也不好直接吵起来。
曹操沉吟咬牙,点头道:“刘州牧之计可行!函谷关乃长安门户,董卓必重兵把守,某与文台、公仁合兵,正可集中锐士,一鼓作气破之!”
董承朗声道:“愿听廷尉调度!”
孙坚亦道:“某无异议!”
坐在主位上的李昭看向众人商议好策略,也是明白除了几路,其他诸侯皆不愿意再折损兵将冲锋了,倒也不介意,也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