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道:“武睿侯所言有理。如今天下初定,当以安定为重,不宜再生事端。若没有確凿证据,袁氏乃是大汉名门世家,確实不该轻举妄动。”
李昭、蔡邕两位重臣都这么说,再加上袁绍、袁遗虎视眈眈,王允纵有再多不满,也不好再坚持,冷哼一声道:
“最好袁术是不知,不然,便是朝廷大祸,老臣言尽於此!”
王允冷哼一声,甩袖退回班列,看向李昭与蔡邕的眼神中,已多了几分不满了。
在王允看来李昭虽忠,但是老与他对著干,蔡邕虽是大儒,但是手段过於怀柔,简直鱼腐!
董太皇太后见状,连忙打圆场道:“既如此,便依武睿侯与蔡司空之言,先派人探查实情。此事暂且搁置,再议其他吧。”
一场风波看似平息,实则暗流涌动。王允与蔡邕的分歧,王允与袁氏的对立,都已在朝堂上摆上檯面。
李昭再次出列道:
“启稟太皇太后,陛下,如今董卓伏诛,函谷关已破,长安光復,討董大业已竟其功。李傕、郭汜之流不过是丧家之犬,窜回西凉苟延残喘,不足为惧,只需要朝廷安抚,便可解决,朝中又有太尉、司空以及吕布这些老臣、大將坐镇,已经安稳。”
“联军聚於长安日久,粮草消耗巨大,各部將士皆已疲惫。近日已有数位州牧、郡守向末將提及,军中存粮告罄,恐难再支。末將身为盟主,既感诸位协力討贼之诚,亦知久聚非宜。故斗胆代联军请辞,愿率各部返回本州,谨守疆土,拱卫大汉。”
“什么?!”
殿內顿时一片骚动。
杨彪、士孙瑞等老臣们脸色顿变,看向李昭的目光中皆是不舍。联军是眼下长安最坚实的屏障,一旦散去,这刚刚安定的局面能否维繫?
王允却在惊愕之后,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