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怒火,道:“汉室遭此横祸,哀家难道眼睁睁看著陛下被奸佞所欺,也该袖手旁观?”
王允闻言,並不退让,梗著脖子道:“太皇太后当该庇佑天子,只是,然祖制如山,老臣不敢因私废公。”
眼看太皇太后脸色越来越黑,殿內气氛降至冰点。
李昭看了一眼王允,果真是个妙人啊,上前一步,朗声道:“王太尉此言差矣!”
李昭目光如炬,扫过眾臣道:“祖制虽重,却需顺时应变。昔日高后临朝,安定汉初乱局。孝和帝时,邓太后辅政,亦有中兴之功。可见太后临朝,本是救时之策,非为擅权。”
“太皇太后於董卓之乱中,护陛下於危难,守宗庙於倾颓,此乃再造社稷之功!如今国贼刚除,余党未清,诸侯环伺,若非太皇太后镇之,年幼陛下何以號令天下?”
“至於『藩后』之说!”
李昭话锋一转,语气郑重说道:“太皇太后乃先帝生母,陛下祖母,论亲论功,皆有资格辅佐陛下。”
一番话掷地有声,听得诸臣侧目,虽然感觉李昭这是歪理但是摄於李昭气势,威望。
这时,曹操率先出列道:“武睿侯所言极是!天子年幼,太皇太后当临朝听政,实乃眾望所归!”
孙坚见李昭出头,也是紧隨其后道:“东郡太守孙坚附议!愿奉太皇太后与陛下號令!”
董承、李辰等外臣也纷纷躬身道:“臣徐州牧董承认为武睿侯所言有理,附议!”
“臣幽州牧李辰认为武睿侯所言有理,臣附议!”
一个个外臣诸侯,在李昭出头后,微微犹豫也纷纷出头,就连刚刚被封冀州牧的丁原也站了出来,隨李昭附议。
他们外臣必须意见一致,不然容易挨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