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陛下万岁,太皇太后千岁!”
董太皇太后抬手示意眾人平身,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李昭身上,眼中满是感激与期许道:
“武睿侯李昭,平定北疆,震慑胡虏,此次又首倡义兵,亲率大军攻破函谷关,直捣长安,功盖当世,无人能及。哀家与陛下商议,欲封你为大司马,总领天下兵马,辅佐陛下,坐镇长安,安定这风雨飘摇的大汉江山,不知武睿侯意下如何?”
“大司马!”
殿內顿时一片譁然。
大司马一职,位在三公之上,掌天下军政,乃是真正的权臣之位。董太皇太后此举,无疑是將大汉的安危繫於李昭一身。
不过,想想李昭一直以来的功绩,他们也无话可说。
百官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李昭身上,有震惊,有羡慕。王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隨即隱去,蔡邕则微微点头,似乎颇为赞同。
蔡邕对於自己这个女婿,可谓颇为满意了。
只是,在眾文武瞩目下,李昭躬身辞谢道:“太皇太后谬讚,末將惶恐!诛杀董卓,乃是诸路诸侯同心协力之功,非末將一人之能。且并州初定,北疆未寧,夏胡族蠢蠢欲动,臣身为驃骑大將军,镇守北疆乃本职所在。若滯留长安,北疆防线必生动盪,胡虏一旦南下,关中危矣。末將恳请太皇太后收回成命,容末將返回并州,继续为大汉镇守北疆门户。”
李昭依旧按照昨日与董太皇太后所言拒绝。
董太皇太后闻言,脸上却还是依旧不免露出失望之色,这大司马之职,她是真愿意让李昭担任,大汉风雨飘摇,皆是棘手之处,难的是又忠又有手段之人,而一直李昭表现可圈可点。
不过董太皇太后却也知李昭所言非虚,只得嘆息道:“武睿侯心繫北疆,忠君爱国,哀家岂能强人所难?只是长安初定,朝局不稳,陛下年幼,哀家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